本网讯(记者 吴明娟)8月29日上午,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主办、河南大学出版社承办的新形态数字教材案例推介交流会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主会场召开。
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杨萌芽,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理事长李永强、副理事长曲春波,河南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张万勇,河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闫治国,河南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杨光辉、社长谢清溪,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等60余家大学出版社和50余家高校师生、数字出版企业、教育科技企业参会,会议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秘书长代根兴主持。
杨萌芽首先对莅临现场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他介绍了河南大学发展历程和教育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探索,关于数字教材建设,他提出了一要标准共建,加快研制数字教材内容、技术、评价、服务等系列标准,让优质资源可复制、可推广,让“有章可循”成为行业共识。二要资源共享,数字教材建设需要高校、出版社、技术企业、政府多部门联动,完善“政产学研用金”协同机制,实现优质资源跨区域、跨学科共建共享。三要生态共育,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XR等前沿技术在教材中的深度应用,让教材真正“会思考、会对话、会服务”,打造教育数字化“中原范式”。
李永强指出,新形态数字教材的发展过程中,一要坚持内容为王,筑牢数字教材的核心根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科精髓、教学智慧融入数字载体,让知识传递更精准、更高效。二要推动技术赋能,突破数字教材的应用瓶颈,加强与技术企业的协同创新,攻克跨平台适配、数据安全、版权保护等难题,让数字教材更易用、更安全、更经济。三要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出版社主动对接高校教学需求,高校要积极反馈使用体验,形成“研发—应用—改进”的良性循环,让数字教材真正服务于人才培养。
张万勇简要介绍了河南省高等教育数字教材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指出,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出版管理法规和制度,完善数字教材选题论证、内容审核、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等各环节管理流程,确保数字教材内容安全、导向正确。用好本次交流会取得的成果,积极推动出版融合发展。
会上,清华大学出版社音像电子与数字出版分社产品经理徐博然、Supadu首席商业与运营官Srah Arbuthno、浙江大学出版社教材分社社长柯华杰、立信会计出版社总编辑华春荣、多伦多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吉姆·韦尔登、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数字分社社长郑燕、河南大学出版社社长谢清溪等做了相关讲座与专题分享。
“数智赋能 共建共享”新形态数字教材案例推介交流会现场
河南大学出版社供图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新媒体矩阵:
集团旗下品牌新媒体矩阵: